甚至于,最后真的被北蛮军劫掠得手也无所谓,只要能起到拖延作用便可。
十万大军聚于一地,其每日的粮草消耗极为惊人。
而北蛮军的首领们,还必须考虑预留足够的粮草以备撤兵之用。
假如他们未能如愿劫掠到足够支撑大军的物资,所余粮草又不够支撑他们回到草原,单是因为饥饿与疾病带来的减员,便非他们能够承受得了。
薛承乾之前的疑兵之计,甚至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。
北蛮军为了在短时间内劫夺粮草,竟然想集中兵力对南方的援军发起突袭。
他们想着只要能先一步打垮梁军派来的援兵,便能趁他们溃逃之时,抢夺粮草,却没想到,足足三万大军飞驰南下,却是扑了个空。
“北蛮狗贼急了!现在他们已经没得选择,只能撤兵!”
薛承乾听到宋兵等人回报,不由得激动地双掌相击。
“大军出击,虽然未经大战,但是粮草消耗会进一步增加,纵使于天承用兵如神,也不能凭空变出粮草,更无法在缺水缺粮的情况下,继续维持大军士气。”
“孙伏山,你且联络过去的好兄弟主动出击,我不用他们跟北蛮军交战,只要多派兄弟们在北方要道之间露露头,摆出断绝其北归之路的疑兵姿态,便能逼于天承作出选择。”
孙伏山的人脉极广,虽然无法说服部分老朋友直接前来投效,但凭着人情,让他们派出兄弟作为疑兵,还是可以办到的。
薛承乾的判断绝非轻视于天承。
相反,正因为于天承精通兵法,所以才会作出“最正确”的选择。
假如他死撑着要守住东平,不肯退兵,反而会让薛承乾看不起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