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机维修文学>穿越>屠魔工业 >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通用构架
    资源联盟具备太空开发能力,多的是行星等着他们去探索,为了一个道灵界额外折腾出套系统,再量产复杂度更高的机器人(双系统),还要顶着没有天基力量支持的环境在道灵界搞事,怎么算都是傻子行为。

    总之没有抱期待的时候,顺利得到中原星的帮助,让人省了不少事。

    沈文剑、青柳现在手头有勉强能用的计算机,可是芯片无法量产。

    天机芯片构架的确是强,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很高,沈文剑、青柳两个,加上刘湘香早期提供的智力,能复原的设备种类极为有限,做出来的芯片制造设备也只能是极简版,才有之前的成品率问题。

    经过青柳整年的调试,成品率略有提高,但月产量还停留在数百片的级别。

    想扩大产能就要再做一台新设备,然而因为手头工具缺乏,两人算过,至少也要折腾八个月,这样的耗时,让他们不得不先考虑升级各种基础设备。

    问题从简单逻辑回路升级到芯片自动控制,同样是个庞大无比的工程。里面涉及到软件层,只能靠沈文剑一点点从天河实验室里往外搬运……天河实验室又不能影响现实,并没有数据传输这项功能,实际上就算有也用不了,因为天河实验室里面的资料太重要,也缺乏基础参数支持,根本没有转换成道灵界的世界规则,做不出翻译接口。

    所以软件部分沈文剑只能以纸面形式罗列再转到玉简等载体里,这非常耗时,编辑玉简的时候很容易参入杂念,造成一些奇奇怪怪的错误,每录一回都得花时间仔细校对。

    要不怎么是数十年的智慧结晶呢,人不够,直接抄结果都要以年计算。

    资源联盟来的支持很及时,一大箱子玉简里,就有部分是通用构架底层软件的“道灵界符文适应版”。

    通用构架是天机芯片出来之后才开始弄的。

    当年玉剑山在第二代芯片的时候,开始取消工业芯片、航空芯片的门类划分,借助大规模集成芯片加其支持系统带来的高运算能力,再加上各行业对应软件,实现芯片趋同。

    天机芯片的新构架,让算力跃升二十倍,通用化很自然的往前推进。

    当时除了继承式的升级,设计院也花费不少时间,弄出通用框架,沈文剑退休后它也开始外销,进入各行业门类。

    通用框架是种类似于工作站的硬件,但与工作站也有着巨大差别。通用框架是长抽屉式,只一个面有外壳面板(里面是拉手、紧急开关),其他五个面都是框架接口。

    框架加上通用接口规则,一起构成通用构架,资源联盟来的底层软件就是管理这套构架的。

    这套构架就厉害了,理论上可以设计合适的设备模块并实现热拔***如本来是个数控机床,可以很简单通过拔插模块,变成喷丸设备!

    当然实际不会这么用,毕竟拔插也影响精度,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实现了系设备核心一致,所有类型的设备都用同一套底层软件管理应用软件,以实现功能。

    放在海边小团队手上,只要把它复原出来,可以说以后所有的设备复原工作,工作量直接减少一大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