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窗们也纷纷附和,对聚仙楼的美食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一位文风骚雅的同窗,品尝了一口不由得放下筷子,感慨道:“此菜真乃人间珍品,肉质鲜嫩,蔬菜爽口,汤汁浓郁却不腻,真是妙不可言。聚仙楼能有此等美味,实在是我们的福分。”

    “在这样的环境中用餐,真是一种享受。四周古朴的装饰,悠扬的古琴声,还有这桌上精美的菜肴,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气息和历史的沉淀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对!我平生少有机会品尝如此精致的菜肴,每一道菜都能见到厨师的匠心独运。将各种食材的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,既保留了原材料的鲜美,又赋予了菜肴新的风味,实在是高明。”

    甚至有同窗提议:“我们应该将聚仙楼作为我们同窗聚会的固定地点,这里不仅菜肴美味,更有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氛围,非常适合我们这些追求文化和品味的文人雅士。”探花郎听着同窗们的议论和赞叹,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。

    选择在聚仙楼宴请同窗,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。

    随着宴会进入高潮,探花郎和他的同窗们在聚仙楼的雅间内把酒言欢,气氛渐渐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在几轮酒过之后,探花郎提议。

    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何不借此佳境,我们来一场即兴作诗大会,以诗会友,如何?”

    同窗们闻言,纷纷表示赞同,个个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
    “没问题,我赞同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元兰携带着新酿的美酒前来为大家敬酒,探花郎见状,便邀请元兰加入他们的作诗之中。

    “元东家才思敏捷,不如也来参与我们的即兴作诗,共享这文人的乐趣。”元兰虽略感意外,但也被眼前这群文人雅士的风采所吸引,便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。

    于是,她轻轻举杯,以酒为题,首先吟诵道:“绿酒一杯歌一遍,再拜陈情表。”

    探花郎接过元兰的话茬,豪情满怀地接续道: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

    一位同窗紧随其后,情绪激昂地吟出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同窗则以沉稳的语调,深情吟道: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”

    诗意在聚仙楼内流转,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,表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的向往。

    诗句中既有对美酒佳肴的赞颂,也有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,更有对古今文化的崇敬和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