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般戏剧性的变化,让众人的心始终悬在嗓子眼,忐忑不安。
他们随藩王进宫之时,还存着向皇帝问罪的心思。
藩王们指责皇帝时,自己身为臣子,却也沉默不语,未曾为皇帝争辩半句。
如今藩王被治罪发配海外,他们又该何去何从?
宁王朱权似乎下定了决心,再次叩首,高声道:“臣亦愿前往海外,为大明开疆拓土,护我海外子民,只求陛下给臣一个机会,让臣将功赎罪!”
“准!”朱允熥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殿。
“谢陛下!”朱权如释重负,重重磕头,额头磕出一片淤青。
有了宁王带头,其他大臣们哪还坐得住,纷纷“哗啦啦”跪地一片,齐声高呼:“臣等有罪,臣等万死!”
朱允熥冷冷扫视众人,眼神仿若寒刀。
帝王威严而冷漠的声音响起:“既然如此,那就都带下去治罪吧!”
在他心里,不杀藩王,一是因为藩王终究是他的叔叔,与他有血脉亲情。
弑叔,无论哪朝哪代,都会惹来汹汹非议,更会给后世子孙开下恶例。
况且,真要杀这么多的藩王,老朱那里,他也没法交代。
再者,藩王还有大用。
他心心念念向海外发展、扩张的国策,正需藩王带头冲锋陷阵。
有价值的棋子,自然不能轻易舍弃。
至于这些大臣,从跟着藩王踏入奉天殿起,就已是取死有道。
对自己不忠之人,留着也是祸害。
朝廷何时缺过想当官的人?